序号 |
成果完成 单位 |
成果 名称 |
成果 完成人 |
获奖 等级 |
1 |
教务处 |
以专业、课程和学科竞赛为引领 提升本科教学质量的探索与实践 |
吴季怀、曾志兴、吴 荣、陈海蛟、方旭红、李金杰、周永恒 |
校特等奖 |
2 |
机电及 自动化 学院 |
机械工程专业“校企深度融合”的研究生培养体系建设 |
黄 辉、徐西鹏、姜 峰、胡中伟、陆 静、黄国钦、沈剑云、刘 斌 |
校特等奖 |
3 |
国际学院 |
交流能力、创新意识、职业发展三位一体的国际化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|
曾 路、李勇泉、曾志兴、陈慰星、陈海蛟、张进军、韩 旭、杨 欣 |
校特等奖 |
4 |
华文学院 |
以侨为桥 以文化人:基于“一带一路”背景的华文教育体系构建与实施 |
胡培安、沈 玲、吴 荣、袁 媛、胡建刚、陈旋波、纪秀生、方旭红 |
校特等奖 |
5 |
创新创业 学院 |
创新模式 全程化精准开展创新创业教育——华侨大学一体化创新创业教育生态链 |
刘 斌、陈国柱、曾志兴、翁文旋、王 坚、王永铨 |
校特等奖 |
6 |
研究生院 |
境外研究生教育“同心缘”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|
王丽霞、黄富贵、纪秀生、骆文伟、岳 金、周碧华、荆亚璟 |
校特等奖 |
7 |
外国语学院 |
“以赛促学,学以致用”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|
苏慰凰、毛浩然、郭 琦、陈海蛟、谢友福、王延娥、林 璐 |
校特等奖 |
8 |
经济与 金融 学院 |
经济类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探索 |
苏梽芳、傅联英、陈鹏军、瞿 辉、林俊国、刘向晖、朱润东、尹晓波 |
校一等奖 |
9 |
计算机 科学与 技术学院 |
计算机专业境外生三元创新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|
缑 锦、陈卫峰、蔡绍滨、林昌龙、喻小光、孙成柱、应 晖、宋益国 |
校一等奖 |
10 |
工商管理 学院 |
华侨大学财会专业卓越人才培养路径与方法 |
曾繁英、吴立源、李勇泉、杨默如、徐爱玲、陈思雄、林永明、田五星 |
校一等奖 |
11 |
旅游学院 |
虚实互补,科教互动,产教互融:卓越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|
黄远水、汪京强、吴贵华、刘建华、何碰成、吴春安、陈金华 |
校一等奖 |
12 |
信息科学 与工程 学院 |
“信息论与编码”课程立体教学资源的建设及实践 |
冯 桂、周 林、陈东华、林其伟、谭鸽伟、黄公彝 |
校一等奖 |
13 |
土木工程 学院 |
力学系列课程建设与综合改革 |
周克民、方德平、徐玉野、陈林聪、李海锋、李 霞、陈荣淋 |
校一等奖 |
14 |
建筑学院 |
乡愁视角下“当代乡土”特色的建筑设计基础教学课程改革 |
薛佳薇、陈淑斌、方翊珊、曾琦芳、包 辰、赖世贤、陈芬芳、傅 燕 |
校一等奖 |
15 |
国际关系 学院 |
“一带一路”背景下国际事务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|
郑文标、刘文正、叶麒麟、朱东芹、游国龙、郑建成、张恒艳 |
校一等奖 |
16 |
新闻与传播 学院 |
探索国际传媒人才培养新模式——以《你好BTU》为例 |
郭艳梅、李晓洁、郭艳明、王 琰、黄志浩、朱志军、张 伟 |
校一等奖 |
17 |
机电及 自动化 学院 |
基于数字化制造全过程的工程图学数字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|
段 念、于怡青、肖 棋、吴明忠、王文珊、吴海融、洪若霞、赖雅琳 |
校一等奖 |
18 |
工商管理 学院 |
华商管理智慧案例集(教材) |
孙 锐、马占杰、田五星、陈 怡、林春培、刘闲月、王 娜、万文海 |
校一等奖 |
19 |
材料科学 与工程 学院 |
“可视化”实验教学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|
钱 浩、杨卫华、陈 珺、赵青华、吴大军、林志勇、李四中 |
校二等奖 |
20 |
化工学院 |
强化工程实践化工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|
肖美添、张 娜、甘林火、王士斌、韩媛媛、李宝霞、刘勇军、杨 欣 |
校二等奖 |
21 |
化工学院 |
基于环境保护实践与创新平台,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与创新能力 |
胡恭任、荆国华、于瑞莲、周作明、洪俊明、许绿丝 |
校二等奖 |
22 |
机电及 自动化 学院 |
深化电工电子教学及实训改革,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|
叶瑞芳、范 伟、杨建红、杜建华、蒋少茵、余 卿、王 寅、杨 凯 |
校二等奖 |
23 |
政治与 公共管理 学院 |
基于聚类思维的公共管理类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区研究 |
侯志阳、林庆祥、汤兆云、王焕芝、和 红、梁发超、王静珊、王郝京 |
校二等奖 |
24 |
华文学院 |
学思悟践:构建双向汉语教学与中华文化传播实践体系 |
沈 玲、胡培安、袁 媛、纪秀生、胡建刚、陈旋波、李善邦、李晓洁 |
校二等奖 |
25 |
计算机 科学与 技术学院 |
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|
喻小光、杜吉祥、缑 锦、彭淑娟、萧宗志、王华珍、郑 光、陈 霞 |
校二等奖 |
26 |
旅游学院 |
基于WEB的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管理平台设计与实现 |
刘建华、吴贵华、丁 鑫、逯付荣、林静远、汪京强、孙娟娟、张少平 |
校二等奖 |
27 |
哲学与 社会发展 学院 |
本科通识教育改革的理念与实践——西方人文经典与思想文化系列课程 |
常旭旻、花 威、李忠伟、范正义、刘守政 |
校二等奖 |
28 |
材料科学 与工程 学院 |
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改革(教材为成果之一) |
翁建新、杨卫华、陈亦琳、郑一雄、郭建斌、高碧芬、杨 乐、钟丽娜 |
校二等奖 |
29 |
经济与金融 学院 |
以教材建设为抓手, 探索《国际贸易》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(教材) |
尹晓波、王景河、李可爱 |
校二等奖 |
30 |
马克思主义学院 |
打造“1+4”版向“4+2”版整体升级,“三转向八化”共构境外生通识教育体系 |
骆文伟、林怀艺、吴 荣、洪跃雄、赖晓飞、张平军、赵 威、刘金花 |
校二等奖 |
31 |
音乐舞蹈学院 |
梨园古典舞实践剧目《南音舞韵》与“海丝传播中的泉州梨园戏舞蹈研究” |
黄玫瑰、王 岩 |
校二等奖 |
32 |
发展 规划处 |
基于需求驱动闽台创新型人才开发合作研究与实践 |
张向前、姚培生、杨默如、郑文智、张 华、陈初昇、贺 芬、黄种杰 |
校二等奖 |
33 |
机电及 自动化 学院 |
新工科背景下机电专业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研究 |
林添良、任好玲、付胜杰、谢明红、刘晓梅、方千山、陈其怀 |
校二等奖 |
34 |
化工学院 |
“2+2+2”模式——《环境工程学》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|
周作明、吕碧洪、荆国华 |
校二等奖 |
35 |
生物医学 学院 |
应用为导向的药学专业实践教学建设 |
徐先祥、刁 勇、张景红、邱 飞 |
校二等奖 |